曙光心理咨询中心和淮安市妇联儿童部合作“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现正式招募志愿者担任培训讲师,走进社区和学校······
志愿者条件:热心公益事业,愿意帮助少年儿童,经过北京专家培训后能够进社区或学校讲课。有没有咨询师证书都可以。 专业社工、咨询师和律师、教师、医务工作者优先。
培训时间: 下周,具体时间待定。
报名电话: 0517-83108062 13064919355
报名格式:姓名+联系手机+个人简介
培训费用:志愿者免费、北京专家专程来淮培训教学
培训时间:本周六上午半天(4月25日上午9:00-11::30)
培训地点: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四楼多功能厅(福地路6号,绿地售楼部向东100米,乘8路、10路、69路、26路、U2路公交车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站下)。
培训流程:老师示范课,培训,试讲
“女童保护”全国性公益项目 介绍如下:
一、2014年性侵儿童数据
1.2014年性侵儿童事件平均每天曝光1.38起
根据“女童保护”项目统计,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也就是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
女童保护项目自2013年1月1日起统计相关曝光数据,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125起,平均2.92天曝光一起。2013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2日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增至192起,加速到平均1.90天就曝光一起。
2014年,首次被曝光案件数量反超全年天数,意味着儿童防性侵的现状依然严峻,也说明了社会各界和舆论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有了大幅度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统计仅基于公开报道案件,因此并不等同于2014年性侵儿童案件总量比2013年有大幅度增加。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性侵儿童案件难以被公开报道和统计,因此被公开的案例可能仅为实际发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2.性侵案件受害者最大群体为小学生,小学生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农村地区仍是监护薄弱之地
总结2014全年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特点,受害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尤其以7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726名受害者中,0~14岁的女童709名,男童17名。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0~6岁的有107人,7~10岁的有294人,11~14岁的有308人,后两者合计占总量的84.91%(公开报道未公布受害者年龄的未统计在内)。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81.15%)上升3.76%。
其中值得重视的是,11~14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受害人数不仅不低于小学低年级,反而略微超出,一方面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小学生的自我保护基本知识、防范意识和能力并未随年龄同步增长,使得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成为最易受侵害的弱势群体。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在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农村未成年人有171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42人,城镇未成年人有409人。女童保护项目认为,这并不代表城镇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比农村更为高发,而是充分说明城镇地区未成年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其的监护密度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地区大众媒体的覆盖面、活跃程度均显著超过农村地区,因此相关侵害情形更容易被监护人发现、被司法部门立案,也存在更大的可能性被公开曝光。
女童保护项目志愿者在深入山区、乡村地区学校讲课及和相关领域专家广泛座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在我国全面城镇化浪潮的影响下,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群体巨大,由于家庭主要成员长年外出打工导致的家庭监护缺失的情况广泛存在,学校及社区的自我保护教育及基础生理教育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空白。有的山区学生快上初中还不知道什么是月经,更不了解如何防性侵、遇到侵害如何应对或如何报案。上述大背景和社区警力及第三方社工的缺位,均导致相关案件更为隐蔽、更难被发现及立案。
3.性侵儿童案的“熟人犯罪”超过八成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在2014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有442起(公开报道未提及双方关系的未统计在内),熟人性侵儿童案占87.87%。这些熟人包括教师、邻居、亲戚、同村人等。在案件发生前就与未成年人彼此认识的施害者,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再凭借其体力上的优势和特殊身份,或者凭借其地位,使得侵害容易得手。
熟人作案比例如此之高,说明在防性侵安全教育中,一定要特别重视针对熟人性侵的防范措施。女童保护项目的儿童防性侵教案中,设置了儿童防范陌生人和熟人性侵的不同应对措施。
统计结果显示,从施害者职业分布来看,无业、退休者等社会人员有138人,教师有68人,官员4人(公开报道未公布施害者职业的未统计在内)。
在提及相关情况的公开报道案例中,一人对多名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案例达78起,占15.51%;一人多次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累犯案件为135起,占26.84%。
值得注意的是,女童保护项目统计发现,2014年公开案例中,在监护缺位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意的性侵儿童案件为272起,占54.08%。这类案件中,受害人都是在孤身一人、监护人缺位、毫无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给了施害者可乘之机。
4. 性侵儿童案件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女童保护项目2014年对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黑龙江、广西、安徽、福建、甘肃、四川、重庆、河北、辽宁、山西、河南等21个省市城乡地区的3482名学生、337名家长、394名教师进行了防性侵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案件对小学阶段的教师、家长带来巨大影响。
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37名小学家长中,68.7%很关注2014年以来媒体频繁曝光的儿童遭遇性侵害案件,30.4%听说过,仅有0.9%表示不太了解。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94名小学教师中,74.7%很关注,25.1%听说过,仅有0.3%教师表示不太了解。74.9%受访教师表示会注意周围有人可能对儿童实施性侵害,14.4%受访教师身边发生过儿童遭遇性侵害。
这样的性侵儿童案件高发态势,引发全社会的愤怒声讨,也说明儿童防性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二、2014年我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
1.调查显示全国多地儿童普遍缺乏科学的防性侵知识
女童保护项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防性侵教育存在普遍缺失的问题。
2014年,女童保护项目对1346名男生、2136名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20.0%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48.3%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1.7%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受访孩子的父母职业依次为:26.1%是在外打工者,24.8%是个体户或商人,13.0%为农民,6.0%为公务员,4.8%为教师,其他占25.3%。
当面对“如果遇到有人不经你和家人允许,要摸你或脱你衣服,你知道该如何求助和自救吗”的问题时,有14.6%的孩子选择了“不知道”;在选择“会”的85.4%的人中,有占总数55.4%的孩子选择了“大声呼喊”。
但实际上,“女童保护”防性侵教案及国内外防性侵专家都强调,性侵犯罪可能发生的地域有公众场合和密闭偏僻场所两类,如果儿童在后一种情况下一直大声呼喊,可能会导致犯罪者起意杀害孩子。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授课,儿童这种对防性侵知识粗浅的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恶性后果。
2.调查显示全国各地儿童防性侵教育普遍缺失
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94名教师中,49.7%从没有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2.6%,两次的占12.6%;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5.0%。
在337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未超过半数,占48.6%,没有的达51.4%,32.5%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他们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认为孩子还小”(85.8%),“想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口”(8.6%),“认为学校会教育”(2.5%),“怕教坏孩子”(2.5%),“害羞”(0.5%)。46.5%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身边的成年异性角色“不太了解”,3.1%表示不了解。
3.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对“防性侵教育进校园”的期望强烈
女童保护项目的调查显示,97.6%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1.3%支持公益组织在学校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相关讲座;高达99.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防性侵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12%。
在性教育的渠道选择上,49.9%的孩子希望通过“学校或老师”接受性教育,26.8%希望通过家长,14.6%希望通过画册、书籍等资料,4.4%希望通过伙伴,4.4%希望通过网络。这一结果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于没有开展过防性侵教育的原因,64.3%受访教师选择“不知道怎么讲”,32.5%选择“学校没有这样的课程”,选择其他原因(包括“个人不好意思”、“家长会抵触”、“上级没有要求”、“当地接受不了”、“没想过”)的均仅为0.6%。
但当问到“如果现在给您‘性教育’或‘预防性侵害知识’的教材,您能给学生讲授吗?”99.7%的教师选择“能”,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8%,仅有0.3%选择“不能”。
上述统计结果,可见儿童安全教育在地方的止步不前,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或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抵制、不赞同儿童安全教育,而正是因为缺少自上而下的权威教案和标准,使得地方试图推进教育部、全国妇联、公安部、团中央等下发的文件落实时却无从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部分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