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从改变这些思维开始!

很多时候一个人最大的纠结,是思想的“内战”。

当你想卷时,总会因各种理由不去行动;当你想躺时,各种压力又让你不敢彻底放弃。

心理学家鲍尔斯特曾说过:“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判断、焦虑,大脑都会消耗心理的能量。”

想要治愈精神的内耗,先改变这3个底层思维。

01
把“我不能”,变成“我能”

当你不相信自己能行时,这件事很难成功。

小记者琼斯在美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有一天,上司叫他去约访大法官布兰德斯。琼斯大吃一惊,连忙拒绝。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可能理他,琼斯一脸失落的建议上司更换人选。上司瞥了一眼,拿起电话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你好,我是明星报的记者琼斯,我奉命采访布兰德斯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

“他不会答应的!我的能力还不能采访他”,琼斯惶恐地说。这时,电话那头传出声音:“一点十五分,请准时。”真正无法翻越的山,往往是你心里的那座山。做任何一件事,先要相信自己“能行”,才会有“可能性”。

当你陷入自我怀疑时,怀疑本身才是最大的敌人。

02
把心动,变成行动

行动起来,是在你与事情之间能建立的最短路径。

让大脑直接从“想要做”,变为“立马做”。

你考虑一万次,都不如去行动一次。

梅尔·罗宾斯曾在TED演讲中,做过关于“如何不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的演讲。她提到:你想要什么?健康的身体、更多的存款、还是获得真爱的机会?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很简单,你只要打开手机搜索,就可以看到无数人分享他们关于各个领域的经验。

但是为什么这些方法改变了别人,却改变不了我们自己呢?原因就在于两个字:“行动”。诗人布莱克说:“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是滋生瘟疫的温床。”许多事情不是想着想着就能想成了,而是做着做着才能实现。

“人生总会有许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十个再好的想法,都不如你去落实一个想法。

03
先完成,再完美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总是追求完美,最后一事无成怎么办?”

下面的高赞回答说:“对失败的恐惧,一开始就阻碍了他们。对于不少完美主义者而言,他们不是在追求成功的乐趣,而是在逃避失败的恐惧。这种心理表现出来,常常就是要么完美,要么宁可什么都不展现。”

Facebook公司有一条著名的标语:完成,胜过完美。“做了”是0到1 的突破,“做好”是1到100的突破。你一直不行动,再好的想法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0。著名漫画家小林老师,曾在采访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其实很多大家看到的漫画,并不是在彻底构思后再动笔的,而是在忙碌中见缝插针创作的。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变差,不管是多好的想法构思,不超过三天,就会被忘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忍着懒惰和失落,坚持画下去。因为完成永远比完美重要,只有在完成之后,才有完美的可能。他也提到,“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东西,那些影响深远的接近完美的作品,都是无数不成功的作品堆出来的。

每次不太成功的创作,在得到读者反馈意见的同时,也让创作者默默积累着失败的教训、点滴的经验。这些充满失败的艰苦波折,往往才是创作者的高光时刻。”

无论做任何事,完成是第一步,完美是最后一步。你只有走到了分岔路,才能选择你想走的路。

5 种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抑郁风险!

2023 年最新的职场健康报告显示,关于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员工占比,其中有轻微抑郁症状的员工占 56%,有明显临床抑郁症等相关症状的员工占 25%。
抑郁症是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约有 2.8 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抑郁症并非与生俱来的疾病。不过任何人,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最近一项针对近 30 万人、其中 1.3 万例患抑郁症病例的长达 9 年的大数据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这几种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抑郁症发病率。这 几 种生活方式可以使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 22%。

在下文中,我将跟大家分享这 几种生活方式及具体的实践方法。

▷1◁

健康饮食

我小时候体重过重。15 岁那年,我咨询了一位营养师,请她帮我制定一个有效的膳食计划。

虽然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饮食方案,但有一个她的建议至今仍记忆犹新:每次吃饭,都要在盘中留下一点食物,而且决不能吃撑。

对我来说,这就是体重减轻和维持的秘诀。说起来也很简单,你只需要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坚持健康饮食。

当你吃得健康简单时,就更加能坚持下去。你可以固定自己喜欢的健康美食,每天自由搭配变换。就这么简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家里的垃圾食品“处理”掉。你不需要永远戒掉垃圾食品,但把它们藏起来,或者放置在让你拿取不方便的地方,你就更可能选择健康的饮食。

▷2◁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

我每天都会锻炼身体,我也很喜欢坚持这样的习惯,哪怕每天只锻炼短短 15 分钟。

首先,如果真的想运动,每个人每天都能抽出 15 分钟的时间,出门散个步或做一些力量训练。因此,不要找借口说自己“没有时间”。

其次,每天运动让自己感觉很棒。之前有些时候,由于工作太忙,我也做不到坚持运动。但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都出现了下降,身体也感觉很虚弱。

所以,一定要认识到每天运动的重要性。我想强调的是,坚持是关键。不要因为今天不能运动太久或运动量不够而放弃当天的锻炼。

每天动起来,再坚持下去,不仅会让你当下的心情变好,而且还能够为你未来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3◁

充足的睡眠

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有些人需要 8 至 9 小时才能感觉完全休息过来,而有些人只需要睡 7 小时就够了。如果你的理想睡眠时间是 6 小时,那可能已经在极限边缘。

然而,如果你每天只睡 4 个小时,这显然是完全不够的。迄今的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能显示人体在功能上能够适应睡眠不足的情况。

所以,每天一定要好好睡觉!

如果你在入睡方面有困难,可以去发现和尝试一些快速入睡的绝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无论怎样,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睡眠的关键就是每天准时睡觉。和其他一切一样,一定要坚持下去。

▷4◁

减少久坐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这也导致人们长时间保持坐姿,运动量不足。

为了避免身体僵硬,我们可以在工作时设置提醒,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做做拉伸运动或在附近走一走。

重点不是要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而是要让身体动起来。不要整天闷在办公室或家里。

▷5◁

多参加社交活动

我们很容易沉浸于工作,而忽略生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的生活也是不快乐的生活。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即使是从事销售或客服等社交性质工作的人,也可能会感到孤独。

毕竟,如果你一整天的交流都只是在给别人推销商品,或者想方设法解决别人的账单问题,那么交际只会变得更有压力。

因此,我们要抽出时间联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甚至可以联系关系不错的同事。每天跟他们愉快自然地闲聊,即使只是几句,也能让人心情愉悦。你还可以加入当地一些有共同兴趣的社群。

总之,重点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有意义的深度人际交往都可以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让我们获得情感支持、归属感和价值感。

你的“情绪”,会是什么颜色?

色彩是一种情感语言,它可以表达人类极为复杂的内心感受。
在电影中,导演可以通过把控色彩的节奏去引导观众的情绪变化;
在装修时,房间的色彩对空间,环境气氛以及人们的生理心理都有很大影响;
就连歌词里都唱着:“今天的海是什么颜色……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

01

色彩是情绪的宣泄

在某些环境里,情绪容易变得暴躁,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会觉得特别的平静和放松?

这与所处环境的颜色密切相关。

过去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一直是黑色的,常常有人从桥上跳水自杀。由于自杀的人数太惊人,伦敦市议会敦促皇家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追查原因。


这时,医学专家普里森博士提出这与桥身的颜色有关,英国政府试着将黑色的桥身换掉。奇迹竟发生了:将桥身改为蓝色后,跳桥自杀的人数当年就减少了56.4%,人们这才意识到色彩和情绪之间的关联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黑色显得阴沉,会加重人的痛苦和绝望,本来心情绝望、濒临死亡的人看到后更会心生死志。

而天蓝色和粉红色则容易使人感到愉快开朗,充满希望,所以不容易让人产生绝望的情绪。

英国曼彻斯特研究员征集了一些心理健康的人和焦虑抑郁的人对自己情绪所对应的颜色选择。结果大部分焦虑抑郁的人选择了灰色,健康的则选择了黄色,这些所选颜色也是他们此时的情绪主导色。

02

生活本来就充斥着变化无穷的自然颜色和人造颜色,这些颜色构成了世界的外在表象。这些表象又同时被我们赋予许多象征意义,能够让我们无意识的将情绪与色彩进行联结和联想。

我们用人格去描述个体稳定的情绪产生概率的分布集合,当某一种情绪经常出现时,它就构成了我们的情绪主导色。

心理学家吕舍尔就曾提出:“色彩心理效应可以分析性格”的理论。其实,色彩确实可以透露着你的情绪和性格。

假如有个人喜欢红色,那么他的情绪大多数是热情愉悦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喜欢蓝色,那么他此时的情绪多少就带点冷静。


这一点,也被很多导演运用到电影中。

电影《她》讲述的是人类西奥多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的爱情故事。电影的主色调是暖黄色调,通过环境和服饰不断露出,反映出电影温情的情感基调。

在整个温情的色彩基调中,导演善用不同的色彩变幻,来不断提醒观众,从视觉体验上反映男主的情绪。

当男主得知在与自己交流的同时还在和八千多人聊天,并且与六百多人谈恋爱时,他穿的是鲜亮的黄色衬衣。黄色是一种矛盾的情绪主导色,它既能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又能制造焦虑,让人紧张。被黄色包围的人,更容易情绪失控。


再比如,影片结尾,男主与人工智能的感情结束后,他已经打开了心结,并给前妻发邮件坦诚告白。此时他的情绪是平静的,身上穿的也是象征平静的白色衬衣。


这部电影中,导演大胆运用了色彩理论,通过环境主题色调不变,色调呼应电影的情感走向,平静中带点忧伤和遗憾。

03

情绪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我们不用惧怕情绪,要学会理解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就好。

色调扮演了一个创造情绪的重要角色,当得知自己的情绪主导色时,就会了解自身以往稳定的行为模式、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识别自身存在的问题,消除行为模式对生活中消极的影响,重新赢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7个秘诀,摆脱你的“抱怨心理”!

人生路漫漫,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有些人便怨天尤人,觉得身边所有的事都在和他作对。总能听到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工作太多,上司不好,压力太大……

而正是有了这一声声的抱怨,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安排,对未来的方向,才蒙上了一层层的雾气,让人不知所措。

可这样的抱怨,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相信大家的心中早已知晓。

抱怨只能将我们的心中的烦闷与焦躁扩大化,让时间白白地在手中溜走,而不能为事情的解决带来任何的方法。

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所要烦恼的事情又增加了。想要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学会做一个不抱怨的人。

摆脱“抱怨心理”的7个秘诀

01
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那些对自己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的人,往往也是最爱抱怨的人。同时,他们也是抱怨的受害者。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或事,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没有必要为此而斤斤计较。倘能做到这点,自然也就心情舒畅,不会再产生抱怨心理了。

02
端正自己的处世态度

按常理,凡事基本上都是成败各占一半,世上也没有常胜将军。如果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把奋斗的标杆定得太高,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古人告诫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把“胜败”看得淡一点,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03
冷静处理抱怨情绪

凡是不成功的事情,都具有自身的理由,如果我们急于马上去解决,可能会导致“忙中出错”。

首先要在情绪上保持冷静,防止“冲动是魔鬼”,以免犯下“茫然冒进”的错误。冷静之后,仔细思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个击破。

04
不要依赖别人

纵观我们身边发生的抱怨,十有八九是抱怨别人的。

每个人的人生和事业,都要靠自己去努力经营,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养成自强、自立、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05
积极查找原因

万一我们把事情搞砸了,不必灰心退缩,而应当查找自身的原因。

倘若一遇到困难险阻,就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加会火上浇油,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原来的目标渐行渐远。

06
不要盲目设定目标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生活太辛苦,压力太大。

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

所以,设定目标要以个人实际情况为基础,而不是和他人比较为目的。

07
善于调整自己

抱怨,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有损于健康。来一点换位思考,矛盾就不那么激烈了;心胸宽广一点,问题就不那么严重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一切抱怨都是无益的,问问自己现在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做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科普 | 真正的“社恐”,你了解吗?

“社恐”这一词汇,对于当代人应该并不陌生,当你不想社交,害怕当众演讲时,总会说“我是社恐”。

随着流行MBTI人格测试的流行,有部分人将i人等同于“社恐”,那么我们随口调侃的这个词汇的意义你真的了解吗?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简称SA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社交场合或与人交往时,出现过度或不合理的害怕、恐惧和回避行为,这些反应通常会导致他们避免社交场合或感到痛苦。

社交恐惧症的常见症状:

– 面对社交场合时的恐惧和紧张感

– 害怕被他人评价、嘲笑或拒绝

– 避免社交场合或情境

– 担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或评价

– 对社交场合的经历持久而过度的担忧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

– 生理因素:异常的大脑化学物质或神经递质可能对社交恐惧症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 心理因素:负面的自我认知,过度关注他人评价,以及早年社交经历等因素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发展。

应对社交恐惧症的方法

– 逐渐暴露法:从小而安全的社交场合开始,逐步挑战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交经验和自信。

– 学习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恐惧症状。

– 修改负面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模式,增强自信。

– 药物治疗:在严重症状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恐惧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来

辅助治疗。

心理科普 | 先苦后甜,或许是一个谎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习惯:

吃饭时,总是把最想吃的菜,留到最后才吃。

穿衣时,总是先穿旧衣服,把最贵、最漂亮的衣服,留到重要场合才穿。

但有时候,你会发现:

当你吃到最后,发现自己饱了,最想吃的菜也吃不下了,就算能勉强吃下,也没觉得那么好吃了。

最贵、最漂亮的衣服,等真的到了重要场合,发现已经过时,或者身材走样,根本穿不了了。

这种习惯,可能和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教育观念有关。

小时候,父母可能常对你讲:

要学会吃苦,先苦后甜的人生才是好的,没有苦哪有甜。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认为:

所有的苦,都是甜的前奏,为了以后的甜,现在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

但成年了,我们却发现:

人生的苦,仿佛是无穷无尽的。

丨能吃苦的人,似乎会吃越来越多的苦。

丨而甜,只是阴霾的天空下,偶尔透出的一缕阳光,细微且短暂。

或许没有那么悲观,但吃苦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是尽头,更谈不上苦完之后的甜了。


另外,“先苦后甜”的思维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选择和生活,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因为我们会把期望更多地放在未来上,这往往导致我们高估了未来的价值和满足感,低估了当前的需求和满足感。

这种误判,会让我们为了追求未来的快乐,牺牲当前的快乐,最终可能错失当下的美好。

就像被你藏在衣柜里的那件华丽服装,虽然昂贵、漂亮,但你从来没有体验过穿上它在众人面前光彩照人的感觉。

也有的人,因为太过担心未来会发生变化,不敢停下来,不敢享受当下。

然而,未来的情况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过度关注未来可能带来的风险,反而容易增加焦虑感,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导致身体承受不住。

试想一下,你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那时候你有再多的钱,就能开心地享受吗?

生活并不是一定要经历苦才能享受甜。

允许自己去体验享受当下的美好,其实这也是一个养精蓄锐的过程,你有了更多的能量,才能更有精力地去冲刺未来,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不要被那些伪鸡汤洗脑,也不要轻易被别人影响,我们要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当下的重要性。

人生是由一个个当下组成的,每个当下都认真对待,才能过好每一天。

以后,你回顾过去的人生,也不会后悔遗憾,觉得自己虚度了。

努力去感受当下,你可以写下每天经历的美好事物,让自己感受到每个小的幸福瞬间。

其次寻找苦与甜的平衡

喜怒哀乐,本就是人生常态。即使前期承受了足够多的苦,也无法保证以后都是甜,都是乐。

因为人生苦与甜、哀与乐是交织在一起的。

它不像麻辣土豆丝那样,辣椒和土豆丝分的那么清楚,可以先吃土豆,再吃辣椒;

它更像咖啡里加的牛奶,你喝得出牛奶味,但却分离不出牛奶。

所以,我们要找到生活的平衡,该吃苦时吃苦,该享受时享受,有时候幸福并不在遥远的未来,就在此时此刻,在每一个瞬间,不必漫长的等待。

心理科普|高敏感的你,其实很棒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敏感啊。”

“你想好多哦,不会累的吗?”

“跟你在一起,我真的感觉压力好大,好怕不小心会刺激到你的玻璃心。

你是否听过类似的话,在很多人看来,敏感不是一个好事,很多来找我咨询的人,也说讨厌自己的敏感,想要改掉它。

但其实我们都误解了敏感,或者说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多。

首先,高敏感不是一种疾病或状态,只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

因为某些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对物理、社会和情感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高敏感的人,通常具备这些特征:

第一,高度觉察

很多我们常人观察不到的讯息,高敏感的人都可以轻松感知到,尤其是对于一些细节和非言语信息的觉察,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具备绝对音感,他们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就是能够轻松辨认出乐器和周围环境发出的音高。

高敏感的人也不是故意要去注意这些,就是很自然地看到了。

比如我们跟其他人聊天:

丨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聊天内容上,当然也会留意别人对我们谈话内容的反馈,但不会那么细节,所有的判断基本只停留在对方喜欢或不喜欢,认可或不认可。

丨可高敏感的人可以看到更多被我们忽视的信息,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看到对方呼吸节奏的变化。

就像蜘蛛侠变异之后,所有人的动作在他来看都太慢了,而在高敏感的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动作也是如此明显。

第二,深刻感受

高敏感的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情感体验都非常敏锐,稍有一点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

我打个比方:

假设我们给我们的情绪设定一个数值,从负性到积极是0到100,多数时候我们的心情可能是50,就是很平淡很放松,听别人讲了一个笑话,50就升到了60,跟别人吵了一架,数值又降到30。

有些情绪变化非常微小,比如50升到52,或者降到48,而且这种变化很短暂,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但是高敏感的人却能感受到。

第三,深度思考

在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就会开始思考和分析自己接收到的讯息。

“为什么这个人会好像有点不高兴呢?”

“为什么我自己好像这么坐立不安呢?”

这些问题一个个冒出来,他们会不断地思考。

由于他们很善良,所以他们对于这些问题习惯于内归因,也就是他们会认为别人不开心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高敏感和自我攻击,有时候就像双胞胎一样形影不离。

他们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所以一旦有负面的讯息出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就会很大。

在别人眼里:高敏感的人都是过度情绪化,还容易玻璃心。

但其实他们的洞察力非常强,也非常富有同理心。

如果从事艺术类行业,那可以让这份天赋获得更大的发挥和呈现,事实上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基本都具备比常人更强的敏感力,对于光影、色彩、情感的感知以及表达,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而且高敏感者的善良也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所以敏感绝对不是什么不好的性格,只看我们如何用运用它

心理科普|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个范畴。心理正常就是一个人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一个心理正常的人能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能作为社会实体正常的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的肩负责任,能正常、正确的反应,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一边创造性的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条件。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相对状态

心理正常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0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02 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状态也是一个动态失衡的过程,只要及时进行调整,平衡又可以得到恢复。心理不健康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 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况。

特点: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悔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2)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特点: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3、问题的内容已经出现泛化。泛化主要是指来访者的反应超越了引发事件本身,扩散到相似的刺激上,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泛化的最好表现。

4、心理问题对情绪的影响很深,对行为影响显著,导致的冲突激烈,对认知的影响长久。

(3)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特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03 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

特点:

     1、具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出现思维上的判断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空白感、强烈自卑感以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阴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或便秘、腹泻等症状,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3、社会功能受损,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体验。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一致表现在内心体验与环境的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