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不等式

 

1、心理咨询≠讨教、传授处理问题的良策

咨询者往往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让心理医生帮助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到处理问题的良策。

而事实上,大多数问题都是社会心理问题,每一个问题又有千差万别的处理方法,不同的个性及思维行为模式就会有不同的思维趋向。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类问题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正确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与咨询者在商榷、讨论当中发现其个性中的不足,并通过心理克服这一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咨询者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当事者本人对问题最了解。相反,假若心理医生替咨询者在某类问题上拿定了主意,这就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假如一个人向不同的几位心理医生咨询,都给他传授了几种良策,最后他肯定会不知所措了;再假如他走了捷径,按照讨得的说法去做,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不说,下一步心理医生该给他纠正的就是“咨询依赖”了。

2、心理咨询≠同情+阅历

有不少咨询者要求心理医生的年龄要大一些,最好遇到过或处理过他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同情他、理解他。对心理医生要求阅历甚或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但心理医生不管有无类似经历,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就像一位优秀助产士的轻柔动作未必是从体验生孩子当中得来的一样。还有一种现象,咨询者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寻求同情,如恋爱中的一方自认为条件较优越,而对方又不够热情主动,这时如果前来咨询也许他会认为,“我的条件多优越呀,你应该同情我,批评对方才对呀”。试想只是对咨询者赞扬、同情一番,除了会使人当时心情舒畅一阵外,领悟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咨询又有什么裨益呢?真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3、心理咨询≠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然已有所了解,但仍有不少人持有偏见:认为心理医生是“治精神病”的,或者是有了精神病才来看心理医生;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地来到心理门诊,唯恐被人发现,这几种观念都亟需纠正。实际上,心理咨询面对的应该是大多数的正常人,心理医生对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不叫做病人,而是叫做“咨询者”、“来访者”、“咨客”,以区别于精神病人。看心理医生应该是一种新潮的、高尚的求医行为,代表着新的医学模式和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健康观念。

4、心理咨询≠爱心+到的+能言善辩

在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及杂志的心理栏目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主持人的口才好、相貌佳、文笔流畅,他们往往以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咨询者的苦恼,把人们的心理问题区分为有对有错、所作的事有该干的与不该干之别。岂不知在人们的心理问题当中,有许多就是与现实道德伦理相悖为根源的,就心理问题而言,不该有对与错之说。例如,某电台有一听众打电话参与节目,遇到的问题是配偶有婚外恋,在困惑与迷茫中诉说其苦恼,让人听起来好像全是对方的过错。主持人连同被发动起来的听众,在同情参与者之余,便是群起而攻之的声讨。实际上,咨询者的配偶有了婚外情,常常在咨询者自身方面也有多种因素,或者说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除了同情之外,要帮助咨询者发现其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知过程的矫正。心理医生不是居委会调解员,也不是法官,如果咨询者想知道“我们是离(婚)了好?还是保持下去呢?”作为心理医生来说,是无法替咨询者做出选择的。

5、心理医生≠算命先生

有些咨询者将心理医生神化,应该一眼就能看出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否则就是不称职。另一种心理状态是咨询者羞于表达内心感受,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或心理感受吐露出来,认为医生能够猜得出。实际上,心理医生也是人,不通过交流是无法了解咨询者内心心理世界的。咨询的过程是鼓励和引导咨询者说出心底的症结所在,心理医生利用专业知识对咨询者的问题作出分析商榷。在此基础上,心理医生才能对咨询者进行帮助。正如感冒发烧时,医务人员先用温度计测出病人的体温,再制定治疗***一样。

6、声音悦耳+善解人意≠心理咨询

近期纷纷兴起的信息台都将谈心节目作为信息台的一大板块,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接受心理学正规教育的寥寥无几。她们有甜美的嗓音,不管谈什么,能侃能聊,迎合咨询者的心理,以吸引住打电话的人,不放下手中的电话为目的。由于标着“心理调适”等含蓄的字眼,有的人把这个过程看作是心理咨询。其实,他所起的作用,除了疏泄一下情绪之外,无法实质性的帮助到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