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该为父母做的事儿

 

    【长大后该为父母做的那些事】1、帮父母完成年轻时的梦想;2、跟父母做真诚的沟通;3、认真回复父母的短信;4、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5、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6、给单身父母找个伴;7、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8、教父母学会上网;9、无条件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0、赞美父母的决定。

 

长大后该为父母做的事

/柯云路

 

一位自称快要崩溃的“80后”女孩,写信述说自己的困扰。

女孩是独生女,从小家境优越,十多年前出国留学。

与那些幸运的年轻人一样,毕业后很快找到满意的工作,恋爱结婚,有了幸福家庭。如果说她的生活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母亲早逝,使成年后的她感觉没了机会回报。当教授的父亲在她出国后重组了新的家庭。继母是知识女性,人很不错。于是,女孩将继母当亲生母亲对待。

这样过了几年,一对年轻人觉得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要小孩的事提上了日程。正当两人积极备孕,并期待着接父母一起过来共享天伦之乐时, 意外地听到他们不可理喻的“养老”计划。继母在孤儿院看上了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想带回家收为“养子”,理由是有个“精神寄托”。

此举自然遭到了女孩反对。她说这种做法很不现实,要想精神寄托,可以种花、书法、旅游、看书,有一万种省心又无挂碍的方式。父母却觉得不然,说干什么事都取代不了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与快乐。女儿虽说很孝顺,但远隔千山万水,忙了工作还要忙孩子,一旦有事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样彼此沟通着,继母竟搬出了《国际歌》:要创造幸福,还得靠自己。女孩很是纠结,说父亲六十五岁,继母也快六十了,这个年龄正该颐养天年,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男孩不知会给他们的晚年添多少麻烦。

于是,女孩继续劝导,说老人真觉得闷了,随时可以来自己家住,她和丈夫一定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但父亲和继母似乎主意已定,说国外的生活他们不适应也不喜欢,另外他们不想靠女儿,还说收养男孩也是为女儿减轻负担……女孩终于明白,两位老人要的是孩子陪在身边,至少能有每周的探视;而这,是女孩无法做到的。

女孩深恐亲友误解自己对父母不孝。

于是写信,让我帮她找到劝解父母的“理由”。

其实,女孩恰恰要明白,她已经没有这个“理由”。

在传统观念中,六十岁和六十五岁已迈入老年,但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延长,许多六十来岁的人自我感觉精力充沛,以中年人自居。然而,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大,这个年龄的人不管多么要强,大多数不得不退休,归于社会的边缘,空巢成为许多这类家庭的现状。前些年看报道,一些发达国家的富裕人家在子女成年后,往往会领养幼童,重新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乐趣,很多人觉得不好理解,觉得是花钱找累。现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我身边就有五十多岁的人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又领养了幼小的婴儿——孩子是“上帝的礼物”,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

女孩讲的所谓颐养天年,应当包含天伦之乐,但她作为唯一的女儿并不在父母身边。当父母还在工作岗位时,不会特别感觉这种缺失,一旦退休,情感的空白很难弥补。以女孩父母的年龄与文化素养,相信他们的选择不会只是一时性起的任性所为。女孩身在国外,不可能与父母长相厮守,偶尔的探望不能取代其乐融融的天天相伴。正是为了女儿长远的未来,父母才不提出让她回到身边的要求。而到了这样的年纪,对环境也越发依赖,他们不可能为了与女儿团聚,抛弃国内熟悉的一切,包括亲人和朋友。我有一个儿时的同学,母亲年纪大了总想把她接来同住,但每次超不过半个月,老太太一定要走。不是嫌儿子不孝,而是老人的同事亲友包括熟悉的环境不可能一起带来,所以老人还是要回自己家长住。

退休的老人看来衣食无忧,却需要一份相对充实的生活。饱食终日无所是事是最令人苦恼的生活。曾经看过几篇报道:湛江雷州的一位老教师十九年收养了十余名孤儿;商丘市的一位退休工人自办孤儿院收养了十三名儿童;最近,更是在许多小区里看到了居委会贴出的通知,让领养了孩子的北京藉居民在居委会登记。收养孤儿,不仅给空巢老人带来精神慰藉,也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或许会成为老龄化中国社会的新时尚。

对于这种另类“养老”方式,子女们不仅要理解,还要大力支持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