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和父母不亲近?

如今,“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升温,这足以证明了人们育儿思想的进步。现在的孩子爸妈,基本都是80后、90后,这一代父母因为受教育程度偏高,都希望把教育子女的大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也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但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投入了这么多,孩子却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反而自卑且和父母关系疏离呢?

01

孩子诉说困难时,家长把原因归结为笨

有些父母在孩子诉说自己的困难时,并没有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指导,而是把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为孩子笨。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不会愿意和一个否定自己的人亲近吧……

02

过于在意旁人的看法,给孩子施加压力

有些家长特别喜欢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最开始比身体发育,比谁先开口说话,比谁孩子走路早;再后来比特长,比成绩,比大学,比工作等等,这样的比较只能让孩子的心里压力越来越大,做事缺乏魄力,最关键的是,在比较中也很容易破坏亲子关系。

03

家长控制欲过强

父母如果控制欲过强的话,就会导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喘不过气。孩子尚小的时候,想法比较简单,所以容易受到父母摆布,可是随着孩子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会有自己的想法诞生,所以当父母过度干预的时候,就会出现触底反弹的情况,自然不愿与父母亲近了。

04

缺乏陪伴和沟通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一下班就掏出手机,坐在那里玩儿很久,从来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孩子,而只是沉浸在玩手机的快感之中,导致和孩子的沟通就变得非常少。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总是觉得自己的父母从来都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内心就变得孤独,对父母的感情也就随之慢慢变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的糟糕。

05

总是以命令式口吻去要求孩子

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是长辈,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就比如孩子放假一直在玩儿,没准备做作业,家长一上去就是一顿臭骂,方式非常的简单而粗糙。

虽然这样能够让孩子立马去完成作业,但是这对于孩子的心灵却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就会越发的不喜欢这种命令的口吻,往往就会因此和自己的父母争吵起来,关系进一步的恶化。

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善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呢?家长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01

变说教为身教

总怕孩子太小,不明事理,所以反复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如果孩子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说教就变成教训了。说教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话当真理,孩子必须听,但实际上许多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说教。

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身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听。比如家长天天玩电脑游戏没节制,却要孩子控制玩游戏,只专心学习,孩子当然不服气。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怕你,现在会反驳你:你都天天打游戏,我就不能打?所以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天天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做给孩子看。

02

多跟孩子商量

家长小时候所接受的父母的教育也大都如此,所以由于教育的传承性,也同样习惯对孩子用命令句:“你应该睡觉了,听到没有!”“去收拾你的房间!”“关掉电视,做作业去!”家长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不能不听。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不再惧于你的威慑,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

如果换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就不一样了。比如“你是不是该睡觉了,你看这么晚了。”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不听,则可以用选择句,比如要求孩子八点半上床你可以说:“你是八点一刻睡呢还是八点半睡?”如果孩子贪玩,那一定会选择后者。你可以说:“好的,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你要对自己选择负责,我相信你八点半一到就会立即去睡觉。”这比没有商量和选择余地的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03

多肯定孩子好的一面

家长总是无意中用否定句来否定孩子,比如“你真够笨的,连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这样的负面标签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好,成人的否定会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反正我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

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但孩子同样有好的一面,我们何不放过孩子不好的一面,抓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呢?比如发现孩子懂事了,加以肯定:“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以此来增强他的信心,让他看到希望。而孩子也会在家长不断的肯定、表扬、欣赏中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04

该放手时要放手

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所以需要严厉管制,不管就会没规矩,就把心玩野了。比如管孩子的学习,管孩子的生活,替孩子做事。殊不知这样的管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把自己的成长交给了家长;同样,这样的管制使孩子的自制力无从培养。家长一旦不管,孩子便如脱了缰的野马。

于是家长走进了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看,我一旦不管,孩子会变得更糟糕!而孩子却在管制中感到了压迫和不自由。为了挣脱束缚,寻求自我空间,孩子就会和家长对抗。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教会孩子去为自己负责,该信任的时候要信任,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05

给孩子留一些个人空间

以前的孩子放学回家,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后就可以尽情的去玩耍了,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平时上课,周末还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爸爸妈妈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父母们也要适当的给孩子留一点个人空间。孩子的童年本就应该是充满天真童趣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周末多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带孩子去找小伙伴一块玩耍。

孩子有心事不愿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有自己的小秘密的时候,家长也要给予尊重,告诉孩子,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没关系,但是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爸爸妈妈可以帮忙。

06

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陪伴是与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与自己的对话越来越少,也不愿与自己交流,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投入太少而导致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们可要重视了,要想想是不是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

家长们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运动,吃饭,一起玩游戏等等。周末可以陪孩子外出,比如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寓教于乐的地方,家长能了解到孩子的兴趣所在,与孩子也会有更好的沟通。

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这样的积极恰当的互动中产生的,因此必须要从小就多关心孩子!

青少年抑郁症,为什么常被家长忽略?

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抑郁、自杀的消息和报道,有明星艺人、有大学学生,当然也有年轻的初高中学生。现今的初高中生大多在13~18岁之间,13~18岁的初高中生中,大约有1/4的孩子被抑郁情绪困扰,甚至因此患“青少年抑郁症”。

当孩子患抑郁症时,很多父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甚至将孩子的情绪当作是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因此错失及早治疗的机会。

什么是青少年抑郁症?为什么经常被家长忽略?

首先,“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不同的,抑郁情绪通常是生活遇到挫折,导致心情低落,可能是考试成绩不好、和朋友吵架,或是单纯遇到梅雨季节……,但这样的情绪会随着时间消散、雨过天晴。

而抑郁症则是大脑的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分泌异常导致,患者会长时间情绪低落、对热爱的事情失去兴趣、失眠、食欲不佳,甚至有自残及自杀的念头。

通常,当周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很容易被察觉,但青少年的抑郁症倾向,却经常被家长解读为叛逆期行为,以为他们只是情绪不稳定或失控而已,导致经常被家人忽略。

精神科门诊中的青少年都是被父母带来看诊,而且孩子出现严重的自残,甚至已经有自杀行动,这时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青春期是抑郁症好发的年纪,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性荷尔蒙开始大量分泌,生理和心理的状态都有重大的改变,开始积极寻求自我认同,容易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心情浮动,因此种下青少年抑郁症的危险因子。

此外,同学的相处、课业压力及亲子关系等,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症。以下是四种常见的主要成因:

1.青春期症候群:缺乏沟通,感觉自己不被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荷尔蒙分泌出现变化之外,开始建立社交生活圈及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如果和同学的关系不好,父母又因为工作忽略孩子的感受,长时间缺乏沟通及抒发情绪的管道,就很容易患青少年抑郁症。

2.青少年压力:来自课业及同学的压力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会开始在意自己的成绩表现,无形之中增加很多负担。此外,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很多压力,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害怕无法融入人群,有些班级、群组甚至会出现霸凌现象,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很多负面情绪。

3.感情因素:在爱情中投入过多情感依赖

处于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投入一段感情,有些人可以在感情中找到稳定的情感依讬,进而纾解课业及生活中的压力,但如果在感情的处理上不够成熟,或是过度依赖这份情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产生很多痛苦的情绪。

4.手机时代:资讯泛滥、网络交友与霸凌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自我主管力尚未养成,容易无休止地浏览社交媒体或线上游戏,导致熬夜而影响健康。他们也喜欢在网上结交朋友,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在现实中很难交到朋友。同时由于沉溺于网络中,跟随而来的,便是容易遭遇网络霸凌问题。

对青少年而言,一部手机就是全世界,青少年必须通过手机得到“身份和认同”,像是人际关系网络化、幽微的霸凌言语和行为迅速传播,以及全世界的大小灾难,都一并照单全收。

手机容易成瘾的孩子,主要是为了逃避现实与困难。孩子并没有能力去调节或解决情绪困扰,不管是人际关系,或是和家人相处不和。此外,他们认为读书无趣、人生无趣,只为了升学,这样的孩子就会逃到网络世界里。

一旦沉迷网络,结果就更容易抑郁、降低思考能力。很多案例都是网络成瘾引起的,例如孩子为了沉迷游戏,上学迟到、功课没交,学业压力更大。老师、家长的指责,在恶性循环之下,又碰到霸凌或感情上的问题,整个就压垮了。

但即使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很多孩子也不会认为是自己情绪失控、手机沉迷、没做好本分等等,反而是指责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太严格,或是社会上太多负面资讯的影响。

如何帮助抑郁症的孩子?

1.正视孩子病情,勇敢面对抑郁症疗程

首先要了解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一定要看精神科医生接受诊断,遵循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与治疗,不能因为在意社会观感,或是害怕孩子过度依赖药物等理由而延迟就医。

2.先顾好自身的情绪

陪伴抑郁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时间,长时间的陪伴容易让人疲乏,甚至产生逃避、抱怨的情绪,建议父母在情绪疲乏的时候适当休息,给自己消化情绪的时间,避免将自身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寻求心理医师的协助。

3.一起寻找抵抗抑郁的方法

除了花时间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动,挖掘孩子的兴趣,在生活中寻找能让孩子快乐起来的方法,远离抑郁的情绪。

陪伴抑郁患者的三不原则:

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倾听就好,陪伴时可以参考“三不守则”。

1)不鼓励:不要鼓励“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

2)不责备:不要责备“都是你的错”“你太不懂事了”“你自以为是”。

3)不反驳:不要反驳“你想太多了”“你太负面”“你讲的都是错的”。

而应该常说:“我听你说”、“我陪你出去走走”、“不急慢慢来”、“我会一直陪着你”……。

只有当家长足够了解孩子时,多陪伴与关心,才能及早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想要尽早发现孩子的抑郁症倾向,一定要适时关心孩子的状况,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每天花一点时间与孩子相处,也可以向学校询问学习状况。爱与关心,倾听与接纳,才是治愈抑郁症的良方。

孩子,不必背着原生家庭负重前行!

我们经常收到家长和孩子的来信。其中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给到自己的,基本都是相对来说负面的部分。

比如低自尊、自我价值感低、内在小孩没被爱的体验等等,今天我们更多关注“我们来源于原生家庭,又如何不被原生家庭所困”。

01.

小时候,最怕吃饭

“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对我非常非常严厉,我有一度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1000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还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幼小的她,曾在阳台边上写下这样厌恶人生的话。这个人,是被公认为“央视一姐”的董卿。

近几年凭借《诗词大会》《朗读者》,董卿又火了一把,而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成熟稳重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董卿说,“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

虽然如今她也能理解父亲严厉的爱,但这种“为你好”的严厉,还是让她从小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在大多数人眼中无比优秀的董卿,对自己却还是永远不满意。“当别人在花前月下,陪男朋友去吃个饭,我还坐在沙发那地毯上,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过错。”她自己说原生家庭给她的影响,是非常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严厉到苛刻。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自己何尝不像董卿一样,看似光鲜得体的背后,内心始终住着那个父亲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孩。原生家庭,可能是内心最柔软、最不能触碰、又无可奈何的地方。毕竟,你无法选择,也不是通过努力就能重来,但影响几乎将会伴你一生。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弗洛伊德也同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个人行为状况可以在其童年经历中寻找根源。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
经常没有安全感、莫名地焦虑、不自信,又说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在人际互动中,经常不自觉地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学到的一些行为;
过于要求完美,生怕自己搞砸,好像默认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

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童年时原生家庭的影响。幼年的经历即使已经不记得,往往也会内化为潜意识中“隐形的誓言”,影响你的行为而你并不一定自知。

02.

“我总是不够好”

@ 孩子来信:

“受家庭伤害后,往往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完美,你的强大只是表面。”

“每当安静下来与自己独处的时候,内心总是空虚无助,不断地寻求安全感,但是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寻找到。”

“往往因别人的目光而活,没有别人注视而失落,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委屈自己,有人对自己稍微好点,都当作天大的恩德,暗含的潜台词是自己不值得被爱。”

苛责自己、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些让你得出“我总是不够好”的结论,大概是中国式原生家庭对你产生的最深的影响。

考了99分的孩子,很可能得不到渴望已久的夸奖,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一句“为什么不能再仔细点考100分?”。

久而久之,父母对你的评价,最终会内化为你对自己的认知。成年后的你,内心还住着一个过于严格的“父母”,时刻对你做出评价,鞭策你不断地追求“完美”,以抵御内心对于“要变得更好”的不安焦虑。

也正因如此,有时候你特别害怕失败、怕把手头的事搞砸。其实你“害怕”的背后,不是针对生活中的具体某件事,而是“我不够好”和“妈妈永远无法满足的要求”。

03.

“为何我的婚姻越来越像父母”

@ 家庭来信:
“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谈恋爱了,更不会结婚,害怕亲密关系,所以总是保持距离。”

“从小母亲对父亲都很强势,现在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对方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尽管我不想这样。”

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你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之前有一篇文章,说孙俪12岁那年父母离异。这种伤害,除了让她憎恨父亲,还让她产生了“以后不结婚”的念头。虽然现在孙俪和邓超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孙俪都非常恐惧婚姻,明确告诉对方自己不婚,还为此差点拒绝邓超。是父母的婚姻,让她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本能地感到害怕。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模式也会是孩子将来婚姻的模版。

有时候男孩寻找另一半,无意识地参照母亲的特质;

有时候女孩很可能不满父亲的某种特质,恰恰找了与父亲相似的另一半;

有时候你不自觉地爱上某种特定的人,即使你们并不合适,连分手理由都相差不大。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只是在寻找某种来自原生家庭的熟悉感,因为熟悉使你感到安全。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亲密关系中,表面上我们是与伴侣相处,但实质上是,不断重复经历过去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密关系,可以说是我们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04.

“我变成了父母,孩子变成了我”

@ 家长来信:

“对待孩子,其实我刻意避免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当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的样子。”
“最惊恐的是,有一天你发现你兼具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你曾经最讨厌的东西,它还同时出现在你孩子身上。”

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问董卿,父亲的严厉对自己影响会持续多久?董卿肯定地说:“他影响着我,而现在我影响着我自己,将来也会影响到我的孩子。”

千万种家庭,千万种家庭模式,而这些模式仿佛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一样,被不断地复制和传承。抚养孩子,你会发现你竟然变得越来越像你的父母,即使你自认为并没有按照原生家庭的模式去教导孩子,甚至刻意在避免。但是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即使没说他也一定能感觉到。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怎么样避免遗传到下一代,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05.

原生家庭,不该是你拒绝成长的理由

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但“原生家庭已经不能再重来,那我能怎么办?”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陷入无助感之前的自我发问。

有些伤害,代代相传,我们的父母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家庭。

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原生家庭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我成长。并且,作为父/母的你,也将会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那不是TA的错!

PART
01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母亲的提问,她说:

女儿现在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 我问她为什么,她也不和我好好解释,该怎么修复和她的关系。

而从她发出来的和女儿的聊天记录看,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女儿说自己心里有一根刺,很痛很痛,这根刺就是父母造成的。

而这位妈妈却用“我学历不高,受过伤,情商不高”这样的理由轻轻带过,她不明白为什么女儿对她这么残酷,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则看的很清楚,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她女儿。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妨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行为:

当孩子兴冲冲的跑来和你说话时,你是不是说过:“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先自己去玩,去找爸爸好不好?”

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兴趣,而对孩子提起那些除学习以外的事情都很不耐烦;

又或者是特别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是喜欢批判孩子。比如在孩子抱怨幼儿园的同伴都不好玩,不想上幼儿园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孩子:“你怎么可以不去上幼儿园呢?”或者是这种:“你这样做不对啊,你应该怎么怎么做。”

如果以上的几种行为你曾经出现的话,那么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由于你的忙碌,你的敷衍,你的批判,让孩子觉得你不能体会他的感受,渐渐的不愿与你分享他的事情呢?

PART
02
那么知道原因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呢?怎么让孩子喜欢与我们交谈呢?下面有几个小建议:
80%孩子说,20%我们说。

在与孩子的聊天过程中,我们要更多的倾听孩子,或者更多的去询问孩子。

比如“怎么了?你能和妈妈们详细说说事情的经过吗?”“恩,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你是怎么想的呢?”等等,这样能够鼓励孩子继续交谈,并且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关注他的。

我们不要去过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就是我们的倾听,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与我们聊天,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期望得到你的认同与鼓励。

如果这时候,你只是一味的给予他意见或者批判,只会让他厌倦,让他把自己的秘密埋在心里,不再与我们分享,那么我们也就很难再有机会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了。
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很多妈妈觉得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关心他的学习,孩子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并不是,要让孩子感到幸福,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与精神上有很好的沟通,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便是一个好的方式。

可能这时候有些妈妈就会抱怨了:我每天都要上班,还有照顾一家人,哪还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啊。

其实这是妈妈们的误解,陪伴孩子的关键不是陪伴时间的长短,而是陪伴质量的高低。

如果你每天陪伴孩子很长时间,但是却一直表现的不耐烦,一直“恩,哦”的敷衍孩子,或者就干脆玩起了手机,这样的陪伴是没有效果的,孩子感受不到你对他的爱,而你却还在抱怨:我每天花了那么多时间陪他啊,为什么她还是不喜欢与我交流呢?

虽然你时间是用了,但是你心思花了吗?如果你花了心思,哪怕你陪伴孩子只有十几分钟,但是你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对他的爱,孩子也能从中获得幸福感与安全感,也能让他愿意与你交流。

孩子不跟你说心里话,核心原因在这!

反思是孩子成长的开始。家长想引导孩子反思,前提是亲子关系还不错,至少还能和孩子说得上话。很多家长无法带孩子反思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说。

那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说呢?其实孩子小的时候都是愿意说的,之所以慢慢长大、他就越来越不想说了,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家长经常不允许孩子表达真实想法。

很多家长只愿意听自己爱听的,不允许孩子表达出与自己期待不符的想法。那具体家长做了什么?想要能够引导孩子反思,现在家长又应该怎么做?

01不愿表达的原因

很多家长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特别强势、特别控制,孩子的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不管是生活、学习、娱乐,很多事情的决策权都被家长牢牢掌握在手里。

孩子要做什么作业、做多久、然后玩多久、玩什么,都只能由家长决定。一开始孩子可能也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只要家长不满意,就会反驳、批评、打压。

比如周末孩子说想玩一天,很多家长会用说教、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孩子,有些家长可能会很强硬地拒绝;孩子说今天作业没写完,家长就会打压、批评他。

时间久了,孩子就觉得自己说什么也没用,反而会让自己痛苦,于是他就干脆不说了。这也是很多孩子会对家长撒谎、报喜不报忧的原因。

但不说,并不等于孩子就不这样想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但还是只能保持沉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等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孩子就不管你怎么说了,他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最后的表现就是家长所谓的叛逆、厌学、沉迷手机等问题。

有些孩子为了让家长满意,会选择迎合,一直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压抑的时间久了,就会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02鼓励孩子多表达

孩子对家长天生就是依恋、信任的,是愿意说心里话的。但如果家长因为自己不爱听,就不允许孩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一定会变得不愿意说。

那家长要怎么做呢?家长要允许孩子表达,哪怕孩子的想法你不认同,也要鼓励他说出来。怎么鼓励呢?其实就是接纳。

家长不会因为孩子的想法与自己期待的不一样,就去唠叨、说教、指责他。能做到这一点,孩子才会愿意向家长说实话、说心里话。

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也在释放心里的压抑。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等问题,就是因为压抑导致的情绪应激反应。能够释放压抑,这些问题就会好很多。

允许表达,最核心的点就是接纳。家长要接纳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允许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尝试、去执行。只有这样,最后的反思才能做好。

如果孩子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是听你的话、甚至被你逼着去做,不管最后有什么问题,他都只会觉得是你的问题,他只会怪你。

只有执行的是他自己的想法,最后没有做好,他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想法是不对的,然后才有可能去思考如何改进。这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反思。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家长多少还能跟孩子说上话,一定要趁早主动放手。如果孩子已经不听你的了,家长就算不愿放手,也会被迫放手,所以不如放下想要控制孩子的执念。

试错、反思,这是一个循环,想引导孩子反思,家长首先要放手。孩子经历了试错、然后没做好,也就没法怪你了。这时候孩子可能会逃避,也可能面对问题然后反思。

想要孩子能够去面对问题,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问题,才会去思考如何解决,没有自信的孩子只会逃避。

但因为家长过去的批评打压,很多孩子是没有自信的。那如何给孩子自信呢?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然后认可并鼓励。

只要孩子有勇气面对问题,反思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去问问题,问他“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觉得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下次要怎么做?”

整个过程当中的难点,就在于家长能不能接纳孩子的真实想法、接纳孩子做得不好。只有家长能够真正接纳,能够保持情绪稳定,才能够引导孩子反思、成长。

反思是孩子成长的开始。但想引导孩子反思,家长至少还要能和他说上话。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说,那一定是家长经常不允许孩子表达他的真实想法。

允许表达,最核心的点在于接纳。家长要接纳孩子会这样想,接纳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尝试。反思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关键就在于家长能不能真的接纳。

孩子患抑郁症,为什么不敢告诉父母?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上的问题,而有的孩子在得了抑郁症之后,不敢告诉父母,这是为什么呢?

01 家长不理解抑郁症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先想一下我们是否了解抑郁症?

很多时候孩子害怕父母不理解自己的病症,所以才不会告诉他们,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病,就有可能会对孩子做出错误的对待。

孩子内心对家长不理解抑郁症而做出的反应有了一定的预估后,会选择不告诉家长,再加上抑郁症的孩子本身情绪敏感,会选择不告诉家长自己抑郁了。

02 只会责骂孩子

如果家长不理解抑郁症的话,那么他们只会责骂孩子,说孩子怎么这么脆弱,一点都不坚强,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甚至有的家长觉得抑郁症,并不是什么一个大病,还会责骂孩子,说他浪费钱,还要花钱去看病。

其实抑郁症的孩子心思非常细腻,能够想到家长如何对待自己,当孩子在脑海当中做出了这样的设想之后,就不会再告诉家长,因为孩子也难以面对家长的情绪。

03 怕被嘲讽

孩子不仅仅会被责骂,甚至会被家长嘲讽,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听到家长的嘲讽,即便是一个没有任何病的孩子,嘲讽其实是非常伤害人的一件事情。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而已,非常天真,也并没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孩子。

很多青少年患了抑郁症,却不敢和父母说,有的怕父母担心,不想把烦恼带给家人;也有的怕父母不理解,好不容易张开口,最后却是父母的责备。但如果你有抑郁或抑郁倾向,切记一定要及时和父母沟通。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沟通?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01 寻求父母帮助是很正常的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向父母寻求帮助并不是件错事,抑郁症是如同感冒一样普通的疾病,谈及它并没有什么不好。

虽然抑郁症可能会极大地消耗你的精力,但抑郁症不能定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只是不幸需要应对这种症状,因此让你父母知道你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获得他们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02 沟通前保持冷静做好准备

在与父母交谈前先让自己保持冷静,让父母知道你的抑郁症病情可能会让你害怕、紧张或者不知所措,所以要给自己加油打气。你正要迈出重要的一步,你应该为承认你需要他们的帮助而感到骄傲。

如果你担心自己在说出口前会崩溃或者泪流满面,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散散步让头脑清醒一下,或者听些舒缓的音乐缓解你的焦虑。你甚至可以邀请你的父母与你一同散步或者出去放松一下,这会减轻你的不自在。

03 不要害怕开口

青少年不愿让父母得知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害怕父母会想歪,并且父母可能会开始责备自己不是一个好家长。孩子最不愿做的事就是伤害父母,或者让他们更加担心。

但如果你继续置之不理,或一拖再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病情会加重到难以隐藏的地步,从而引起父母的注意,更会加重父母的负担。

04 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如果你不想单独跟你的父母谈,你可以告诉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让他们监督你与父母的对话。

你得到的支持越多,你就会变得越好。因为你不用孤身对抗抑郁症。如果你的父母有什么担忧,他们也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

05 要接纳他人和他人的援助

要知道康复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也要将这一点告知父母,即使你父母可能不太明白你的病因,但还是可以一起努力想想能让你好起来的方法。

一定要及时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的手足无措,知道你不确定该从何开始。

总之,青少年患了抑郁症,并不是一件丢人或者难以启齿的事。及时和父母沟通是我们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在父母的协助下我们才能正确的就医,并接受干预,这样才会帮助你脱离抑郁的深渊。

亲子沟通矛盾的应对措施

基于彼此的关系,我们应该相信矛盾是可以化解的。特别是亲子沟通的矛盾,家长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作为更加成熟的一方,需要率先一步化解矛盾的冰河,带领另一方走出这个让人闹心的漩涡。

(1)矛盾并不可怕,相信有解决的方法。NLP信念指出“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因此,矛盾不一定是问题,如何应对矛盾才是问题。而亲子沟通矛盾就像偶尔的乌云天气,打雷刮风下雨之后,也还是会有晴天。因此,家长需要及时地抽离出来,找到应对方法,即使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方法,也可先告诉自己冷静一下再说。

(2)先处理好自己的状态与情绪,才能更好地关爱别人。如果家长自己都很多情绪没有处理好,他是没办法有效地跟孩子沟通的。某种程度上看,情绪就是家长心中的那个“小孩”。大多数的亲子冲突可能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当两个“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不在同一频道,同一节奏上,就容易产生冲突。

(3)做好期望管理,表达彼此需求。个人很多的情绪变化与期望密切相关,对别人期望过高,而对方没有达到,可能会引起愤怒;对自己期望过高,而没有达到,则容易引起失落。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先从降低期望开始。说白一点,就是不设过高期望,一切看淡,心态平和。

(4)关注当下,享受此时此刻。关注眼前的人和事情,孩子在一点上,天然地做得比家长好,家长需要向孩子学习。家长不妨多走进孩子的世界,发现并享受其中的趣味。孩子开怀的大笑,表里如一的表达,也会直接感染到家长。当我们都乐在其中时,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