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爱无能”说不!

你有没有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能否在一分钟内说出三个你值得被爱的点?

尽管你长相甜美/帅气,性格温和/活泼···但你却可能面露难色,犹豫不决,难以给出自认为合适的答案。

事实上,你对自己的评价根源于你的自尊问题,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和自我感受。

即使一个人很优秀,但也可能拥有不匹配的低自尊,在此影响下,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这也解释了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说不出自己值得被爱的点。

爱情中的自尊问题

当我们处于低自尊时,可能缺乏勇气和自信,内心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习惯负面评价的我们,更容易捕捉消极信息,长久以往则不断影响我们的身就会心健康问题。


自尊不仅与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紧密相关,当我们进入亲密关系时,不同自尊心水平的人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对我们的亲密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低自尊的人往往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显性的自卑(完全低自尊),一种是隐秘的自卑(虚假高自尊),但实际上二者都属于低自尊的范畴。

完全低自尊
1. 容易低估伴侣对自己的爱,甚至不相信对方爱自己;

2. 对伴侣的忽视异常敏感,害怕恋爱中出现的冲突;

3. 往往不认为感情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

虚假高自尊
1. 伪装相信感情,却频繁地验证伴侣的爱;

2. 虚假自信易受挑战,害怕被伴侣拒绝、否认;

3. 常用消极的攻击、冷战等方式代替正常沟通。

而这二者在不同倾向中表现的低自尊问题,当其与稳定的高自尊相遇时,还会产生许多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01   完全低自尊+虚假高自尊


在此情况下,需要获取对方肯定的完全低自尊会选择依赖虚假高自尊。但后者内心同样的脆弱往往比前者更需要获得认同,甚至有时可能通过否定、打压另一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完全低自尊的自我价值感不断降低,而虚假高自尊的自我感觉虚假膨胀。两个人不断强化自尊心的脆弱,形成情感依恋的负面循环。

02   完全低自尊+稳定高自尊

完全低自尊相比稳定高自尊更加容易感知关系中的冲突,但因为他们习惯逃避而不善于表达,这些问题往往无法得到解决。

即使稳定高自尊有意愿进行冲突的解决,但前者却因为害怕自己的需求被否定,而让二者无法开启顺畅的沟通。长久以往无法清楚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便会带来感情上的疏离。

03   虚假高自尊+稳定高自尊

这对情侣表面的融洽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暴风雨来临的时机很大程度取决于虚假高自尊的状态。

虚假高自尊为了保护自己虚假的自尊,常常会采取不正确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伤害对方。例如在需要沟通时选择沉默,在某件小事上反应激烈,甚至在沟通中对另一方采取恶劣的言语或肢体攻击。

如何破解自尊不匹配?

那么,对于正处在恋爱关系中的人们来说,要如何破解这种恋爱中的自尊不匹配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关系中有效建立对彼此的信任,这离不开双方共同的努力。

01   完全低自尊

你需要努力信任对方对自己的爱,并尝试在被爱的感觉中,逐渐建立起自我价值感。记住这并不意味着虚弱,而是给双方创造信任感的宝贵机会。

02   虚假高自尊

你最需要相信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是真实且稳定的。这样你才不会在对方肯定你、为你付出真心时感到羞耻,更不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

03   稳定高自尊

你需要体谅和理解另一半的心情和处境,尽量多为对方提供情绪上的安全感,保持冷静与理性,让对方感受到你稳定、持久与温柔的关怀。

低自尊如何更好改变自己?


除了在亲密关系中做的努力之外,为了自身与亲密关系的健康发展,低自尊人士还需要从根本上鼓起勇气,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努力,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改善自己的自尊心水平。

01 认识优点

积极想象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寻求亲友的帮助,让他们找到你正在发光的优点,并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它们。

 

02 常说“我爱我”

我们要时刻告诉自己,我爱我自己,我值得被爱。当你不断暗示自己,自信的感觉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

 

03 摒弃完美逻辑

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感到自卑。告诉自己:我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快乐,我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放下无谓的担心和焦虑。

 

04 记录每日成就

每天花十分钟记录自己当天的成就。在提高自信心的同时增加自尊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尝试自己未涉及或感兴趣的领域,增强成就感。

 

让我们一起迈上治愈之路

拿出勇气接受自己的弱点

在尝试中不断改变自己

迎来健康的亲密关系吧~

心理科普 | 真正的“社恐”,你了解吗?

“社恐”这一词汇,对于当代人应该并不陌生,当你不想社交,害怕当众演讲时,总会说“我是社恐”。

随着流行MBTI人格测试的流行,有部分人将i人等同于“社恐”,那么我们随口调侃的这个词汇的意义你真的了解吗?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简称SA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社交场合或与人交往时,出现过度或不合理的害怕、恐惧和回避行为,这些反应通常会导致他们避免社交场合或感到痛苦。

社交恐惧症的常见症状:

– 面对社交场合时的恐惧和紧张感

– 害怕被他人评价、嘲笑或拒绝

– 避免社交场合或情境

– 担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或评价

– 对社交场合的经历持久而过度的担忧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

– 生理因素:异常的大脑化学物质或神经递质可能对社交恐惧症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 心理因素:负面的自我认知,过度关注他人评价,以及早年社交经历等因素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发展。

应对社交恐惧症的方法

– 逐渐暴露法:从小而安全的社交场合开始,逐步挑战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交经验和自信。

– 学习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恐惧症状。

– 修改负面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模式,增强自信。

– 药物治疗:在严重症状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恐惧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来

辅助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为什么常被家长忽略?

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抑郁、自杀的消息和报道,有明星艺人、有大学学生,当然也有年轻的初高中学生。现今的初高中生大多在13~18岁之间,13~18岁的初高中生中,大约有1/4的孩子被抑郁情绪困扰,甚至因此患“青少年抑郁症”。

当孩子患抑郁症时,很多父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甚至将孩子的情绪当作是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因此错失及早治疗的机会。

什么是青少年抑郁症?为什么经常被家长忽略?

首先,“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不同的,抑郁情绪通常是生活遇到挫折,导致心情低落,可能是考试成绩不好、和朋友吵架,或是单纯遇到梅雨季节……,但这样的情绪会随着时间消散、雨过天晴。

而抑郁症则是大脑的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分泌异常导致,患者会长时间情绪低落、对热爱的事情失去兴趣、失眠、食欲不佳,甚至有自残及自杀的念头。

通常,当周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很容易被察觉,但青少年的抑郁症倾向,却经常被家长解读为叛逆期行为,以为他们只是情绪不稳定或失控而已,导致经常被家人忽略。

精神科门诊中的青少年都是被父母带来看诊,而且孩子出现严重的自残,甚至已经有自杀行动,这时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青春期是抑郁症好发的年纪,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性荷尔蒙开始大量分泌,生理和心理的状态都有重大的改变,开始积极寻求自我认同,容易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心情浮动,因此种下青少年抑郁症的危险因子。

此外,同学的相处、课业压力及亲子关系等,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症。以下是四种常见的主要成因:

1.青春期症候群:缺乏沟通,感觉自己不被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荷尔蒙分泌出现变化之外,开始建立社交生活圈及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如果和同学的关系不好,父母又因为工作忽略孩子的感受,长时间缺乏沟通及抒发情绪的管道,就很容易患青少年抑郁症。

2.青少年压力:来自课业及同学的压力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会开始在意自己的成绩表现,无形之中增加很多负担。此外,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很多压力,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害怕无法融入人群,有些班级、群组甚至会出现霸凌现象,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很多负面情绪。

3.感情因素:在爱情中投入过多情感依赖

处于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投入一段感情,有些人可以在感情中找到稳定的情感依讬,进而纾解课业及生活中的压力,但如果在感情的处理上不够成熟,或是过度依赖这份情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产生很多痛苦的情绪。

4.手机时代:资讯泛滥、网络交友与霸凌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自我主管力尚未养成,容易无休止地浏览社交媒体或线上游戏,导致熬夜而影响健康。他们也喜欢在网上结交朋友,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在现实中很难交到朋友。同时由于沉溺于网络中,跟随而来的,便是容易遭遇网络霸凌问题。

对青少年而言,一部手机就是全世界,青少年必须通过手机得到“身份和认同”,像是人际关系网络化、幽微的霸凌言语和行为迅速传播,以及全世界的大小灾难,都一并照单全收。

手机容易成瘾的孩子,主要是为了逃避现实与困难。孩子并没有能力去调节或解决情绪困扰,不管是人际关系,或是和家人相处不和。此外,他们认为读书无趣、人生无趣,只为了升学,这样的孩子就会逃到网络世界里。

一旦沉迷网络,结果就更容易抑郁、降低思考能力。很多案例都是网络成瘾引起的,例如孩子为了沉迷游戏,上学迟到、功课没交,学业压力更大。老师、家长的指责,在恶性循环之下,又碰到霸凌或感情上的问题,整个就压垮了。

但即使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很多孩子也不会认为是自己情绪失控、手机沉迷、没做好本分等等,反而是指责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太严格,或是社会上太多负面资讯的影响。

如何帮助抑郁症的孩子?

1.正视孩子病情,勇敢面对抑郁症疗程

首先要了解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一定要看精神科医生接受诊断,遵循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与治疗,不能因为在意社会观感,或是害怕孩子过度依赖药物等理由而延迟就医。

2.先顾好自身的情绪

陪伴抑郁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时间,长时间的陪伴容易让人疲乏,甚至产生逃避、抱怨的情绪,建议父母在情绪疲乏的时候适当休息,给自己消化情绪的时间,避免将自身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寻求心理医师的协助。

3.一起寻找抵抗抑郁的方法

除了花时间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动,挖掘孩子的兴趣,在生活中寻找能让孩子快乐起来的方法,远离抑郁的情绪。

陪伴抑郁患者的三不原则:

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倾听就好,陪伴时可以参考“三不守则”。

1)不鼓励:不要鼓励“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

2)不责备:不要责备“都是你的错”“你太不懂事了”“你自以为是”。

3)不反驳:不要反驳“你想太多了”“你太负面”“你讲的都是错的”。

而应该常说:“我听你说”、“我陪你出去走走”、“不急慢慢来”、“我会一直陪着你”……。

只有当家长足够了解孩子时,多陪伴与关心,才能及早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想要尽早发现孩子的抑郁症倾向,一定要适时关心孩子的状况,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每天花一点时间与孩子相处,也可以向学校询问学习状况。爱与关心,倾听与接纳,才是治愈抑郁症的良方。

心理科普 | 先苦后甜,或许是一个谎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习惯:

吃饭时,总是把最想吃的菜,留到最后才吃。

穿衣时,总是先穿旧衣服,把最贵、最漂亮的衣服,留到重要场合才穿。

但有时候,你会发现:

当你吃到最后,发现自己饱了,最想吃的菜也吃不下了,就算能勉强吃下,也没觉得那么好吃了。

最贵、最漂亮的衣服,等真的到了重要场合,发现已经过时,或者身材走样,根本穿不了了。

这种习惯,可能和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教育观念有关。

小时候,父母可能常对你讲:

要学会吃苦,先苦后甜的人生才是好的,没有苦哪有甜。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认为:

所有的苦,都是甜的前奏,为了以后的甜,现在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

但成年了,我们却发现:

人生的苦,仿佛是无穷无尽的。

丨能吃苦的人,似乎会吃越来越多的苦。

丨而甜,只是阴霾的天空下,偶尔透出的一缕阳光,细微且短暂。

或许没有那么悲观,但吃苦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是尽头,更谈不上苦完之后的甜了。


另外,“先苦后甜”的思维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选择和生活,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因为我们会把期望更多地放在未来上,这往往导致我们高估了未来的价值和满足感,低估了当前的需求和满足感。

这种误判,会让我们为了追求未来的快乐,牺牲当前的快乐,最终可能错失当下的美好。

就像被你藏在衣柜里的那件华丽服装,虽然昂贵、漂亮,但你从来没有体验过穿上它在众人面前光彩照人的感觉。

也有的人,因为太过担心未来会发生变化,不敢停下来,不敢享受当下。

然而,未来的情况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过度关注未来可能带来的风险,反而容易增加焦虑感,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导致身体承受不住。

试想一下,你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那时候你有再多的钱,就能开心地享受吗?

生活并不是一定要经历苦才能享受甜。

允许自己去体验享受当下的美好,其实这也是一个养精蓄锐的过程,你有了更多的能量,才能更有精力地去冲刺未来,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不要被那些伪鸡汤洗脑,也不要轻易被别人影响,我们要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当下的重要性。

人生是由一个个当下组成的,每个当下都认真对待,才能过好每一天。

以后,你回顾过去的人生,也不会后悔遗憾,觉得自己虚度了。

努力去感受当下,你可以写下每天经历的美好事物,让自己感受到每个小的幸福瞬间。

其次寻找苦与甜的平衡

喜怒哀乐,本就是人生常态。即使前期承受了足够多的苦,也无法保证以后都是甜,都是乐。

因为人生苦与甜、哀与乐是交织在一起的。

它不像麻辣土豆丝那样,辣椒和土豆丝分的那么清楚,可以先吃土豆,再吃辣椒;

它更像咖啡里加的牛奶,你喝得出牛奶味,但却分离不出牛奶。

所以,我们要找到生活的平衡,该吃苦时吃苦,该享受时享受,有时候幸福并不在遥远的未来,就在此时此刻,在每一个瞬间,不必漫长的等待。

孩子,不必背着原生家庭负重前行!

我们经常收到家长和孩子的来信。其中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给到自己的,基本都是相对来说负面的部分。

比如低自尊、自我价值感低、内在小孩没被爱的体验等等,今天我们更多关注“我们来源于原生家庭,又如何不被原生家庭所困”。

01.

小时候,最怕吃饭

“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对我非常非常严厉,我有一度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1000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还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幼小的她,曾在阳台边上写下这样厌恶人生的话。这个人,是被公认为“央视一姐”的董卿。

近几年凭借《诗词大会》《朗读者》,董卿又火了一把,而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成熟稳重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董卿说,“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

虽然如今她也能理解父亲严厉的爱,但这种“为你好”的严厉,还是让她从小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在大多数人眼中无比优秀的董卿,对自己却还是永远不满意。“当别人在花前月下,陪男朋友去吃个饭,我还坐在沙发那地毯上,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过错。”她自己说原生家庭给她的影响,是非常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严厉到苛刻。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自己何尝不像董卿一样,看似光鲜得体的背后,内心始终住着那个父亲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孩。原生家庭,可能是内心最柔软、最不能触碰、又无可奈何的地方。毕竟,你无法选择,也不是通过努力就能重来,但影响几乎将会伴你一生。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弗洛伊德也同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个人行为状况可以在其童年经历中寻找根源。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
经常没有安全感、莫名地焦虑、不自信,又说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在人际互动中,经常不自觉地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学到的一些行为;
过于要求完美,生怕自己搞砸,好像默认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

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童年时原生家庭的影响。幼年的经历即使已经不记得,往往也会内化为潜意识中“隐形的誓言”,影响你的行为而你并不一定自知。

02.

“我总是不够好”

@ 孩子来信:

“受家庭伤害后,往往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完美,你的强大只是表面。”

“每当安静下来与自己独处的时候,内心总是空虚无助,不断地寻求安全感,但是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寻找到。”

“往往因别人的目光而活,没有别人注视而失落,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委屈自己,有人对自己稍微好点,都当作天大的恩德,暗含的潜台词是自己不值得被爱。”

苛责自己、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些让你得出“我总是不够好”的结论,大概是中国式原生家庭对你产生的最深的影响。

考了99分的孩子,很可能得不到渴望已久的夸奖,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一句“为什么不能再仔细点考100分?”。

久而久之,父母对你的评价,最终会内化为你对自己的认知。成年后的你,内心还住着一个过于严格的“父母”,时刻对你做出评价,鞭策你不断地追求“完美”,以抵御内心对于“要变得更好”的不安焦虑。

也正因如此,有时候你特别害怕失败、怕把手头的事搞砸。其实你“害怕”的背后,不是针对生活中的具体某件事,而是“我不够好”和“妈妈永远无法满足的要求”。

03.

“为何我的婚姻越来越像父母”

@ 家庭来信:
“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谈恋爱了,更不会结婚,害怕亲密关系,所以总是保持距离。”

“从小母亲对父亲都很强势,现在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对方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尽管我不想这样。”

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你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之前有一篇文章,说孙俪12岁那年父母离异。这种伤害,除了让她憎恨父亲,还让她产生了“以后不结婚”的念头。虽然现在孙俪和邓超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孙俪都非常恐惧婚姻,明确告诉对方自己不婚,还为此差点拒绝邓超。是父母的婚姻,让她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本能地感到害怕。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模式也会是孩子将来婚姻的模版。

有时候男孩寻找另一半,无意识地参照母亲的特质;

有时候女孩很可能不满父亲的某种特质,恰恰找了与父亲相似的另一半;

有时候你不自觉地爱上某种特定的人,即使你们并不合适,连分手理由都相差不大。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只是在寻找某种来自原生家庭的熟悉感,因为熟悉使你感到安全。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亲密关系中,表面上我们是与伴侣相处,但实质上是,不断重复经历过去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密关系,可以说是我们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04.

“我变成了父母,孩子变成了我”

@ 家长来信:

“对待孩子,其实我刻意避免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当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的样子。”
“最惊恐的是,有一天你发现你兼具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你曾经最讨厌的东西,它还同时出现在你孩子身上。”

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问董卿,父亲的严厉对自己影响会持续多久?董卿肯定地说:“他影响着我,而现在我影响着我自己,将来也会影响到我的孩子。”

千万种家庭,千万种家庭模式,而这些模式仿佛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一样,被不断地复制和传承。抚养孩子,你会发现你竟然变得越来越像你的父母,即使你自认为并没有按照原生家庭的模式去教导孩子,甚至刻意在避免。但是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即使没说他也一定能感觉到。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怎么样避免遗传到下一代,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05.

原生家庭,不该是你拒绝成长的理由

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但“原生家庭已经不能再重来,那我能怎么办?”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陷入无助感之前的自我发问。

有些伤害,代代相传,我们的父母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家庭。

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原生家庭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我成长。并且,作为父/母的你,也将会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那不是TA的错!

PART
01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母亲的提问,她说:

女儿现在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 我问她为什么,她也不和我好好解释,该怎么修复和她的关系。

而从她发出来的和女儿的聊天记录看,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女儿说自己心里有一根刺,很痛很痛,这根刺就是父母造成的。

而这位妈妈却用“我学历不高,受过伤,情商不高”这样的理由轻轻带过,她不明白为什么女儿对她这么残酷,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则看的很清楚,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她女儿。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妨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行为:

当孩子兴冲冲的跑来和你说话时,你是不是说过:“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先自己去玩,去找爸爸好不好?”

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兴趣,而对孩子提起那些除学习以外的事情都很不耐烦;

又或者是特别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是喜欢批判孩子。比如在孩子抱怨幼儿园的同伴都不好玩,不想上幼儿园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孩子:“你怎么可以不去上幼儿园呢?”或者是这种:“你这样做不对啊,你应该怎么怎么做。”

如果以上的几种行为你曾经出现的话,那么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由于你的忙碌,你的敷衍,你的批判,让孩子觉得你不能体会他的感受,渐渐的不愿与你分享他的事情呢?

PART
02
那么知道原因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呢?怎么让孩子喜欢与我们交谈呢?下面有几个小建议:
80%孩子说,20%我们说。

在与孩子的聊天过程中,我们要更多的倾听孩子,或者更多的去询问孩子。

比如“怎么了?你能和妈妈们详细说说事情的经过吗?”“恩,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你是怎么想的呢?”等等,这样能够鼓励孩子继续交谈,并且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关注他的。

我们不要去过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就是我们的倾听,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与我们聊天,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期望得到你的认同与鼓励。

如果这时候,你只是一味的给予他意见或者批判,只会让他厌倦,让他把自己的秘密埋在心里,不再与我们分享,那么我们也就很难再有机会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了。
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很多妈妈觉得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关心他的学习,孩子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并不是,要让孩子感到幸福,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与精神上有很好的沟通,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便是一个好的方式。

可能这时候有些妈妈就会抱怨了:我每天都要上班,还有照顾一家人,哪还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啊。

其实这是妈妈们的误解,陪伴孩子的关键不是陪伴时间的长短,而是陪伴质量的高低。

如果你每天陪伴孩子很长时间,但是却一直表现的不耐烦,一直“恩,哦”的敷衍孩子,或者就干脆玩起了手机,这样的陪伴是没有效果的,孩子感受不到你对他的爱,而你却还在抱怨:我每天花了那么多时间陪他啊,为什么她还是不喜欢与我交流呢?

虽然你时间是用了,但是你心思花了吗?如果你花了心思,哪怕你陪伴孩子只有十几分钟,但是你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对他的爱,孩子也能从中获得幸福感与安全感,也能让他愿意与你交流。

心理科普|高敏感的你,其实很棒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敏感啊。”

“你想好多哦,不会累的吗?”

“跟你在一起,我真的感觉压力好大,好怕不小心会刺激到你的玻璃心。

你是否听过类似的话,在很多人看来,敏感不是一个好事,很多来找我咨询的人,也说讨厌自己的敏感,想要改掉它。

但其实我们都误解了敏感,或者说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多。

首先,高敏感不是一种疾病或状态,只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

因为某些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对物理、社会和情感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高敏感的人,通常具备这些特征:

第一,高度觉察

很多我们常人观察不到的讯息,高敏感的人都可以轻松感知到,尤其是对于一些细节和非言语信息的觉察,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具备绝对音感,他们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就是能够轻松辨认出乐器和周围环境发出的音高。

高敏感的人也不是故意要去注意这些,就是很自然地看到了。

比如我们跟其他人聊天:

丨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聊天内容上,当然也会留意别人对我们谈话内容的反馈,但不会那么细节,所有的判断基本只停留在对方喜欢或不喜欢,认可或不认可。

丨可高敏感的人可以看到更多被我们忽视的信息,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看到对方呼吸节奏的变化。

就像蜘蛛侠变异之后,所有人的动作在他来看都太慢了,而在高敏感的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动作也是如此明显。

第二,深刻感受

高敏感的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情感体验都非常敏锐,稍有一点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

我打个比方:

假设我们给我们的情绪设定一个数值,从负性到积极是0到100,多数时候我们的心情可能是50,就是很平淡很放松,听别人讲了一个笑话,50就升到了60,跟别人吵了一架,数值又降到30。

有些情绪变化非常微小,比如50升到52,或者降到48,而且这种变化很短暂,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但是高敏感的人却能感受到。

第三,深度思考

在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就会开始思考和分析自己接收到的讯息。

“为什么这个人会好像有点不高兴呢?”

“为什么我自己好像这么坐立不安呢?”

这些问题一个个冒出来,他们会不断地思考。

由于他们很善良,所以他们对于这些问题习惯于内归因,也就是他们会认为别人不开心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高敏感和自我攻击,有时候就像双胞胎一样形影不离。

他们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所以一旦有负面的讯息出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就会很大。

在别人眼里:高敏感的人都是过度情绪化,还容易玻璃心。

但其实他们的洞察力非常强,也非常富有同理心。

如果从事艺术类行业,那可以让这份天赋获得更大的发挥和呈现,事实上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基本都具备比常人更强的敏感力,对于光影、色彩、情感的感知以及表达,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而且高敏感者的善良也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所以敏感绝对不是什么不好的性格,只看我们如何用运用它

心理科普|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个范畴。心理正常就是一个人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一个心理正常的人能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能作为社会实体正常的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的肩负责任,能正常、正确的反应,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一边创造性的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条件。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相对状态

心理正常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0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02 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状态也是一个动态失衡的过程,只要及时进行调整,平衡又可以得到恢复。心理不健康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 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况。

特点: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悔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2)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特点: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3、问题的内容已经出现泛化。泛化主要是指来访者的反应超越了引发事件本身,扩散到相似的刺激上,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泛化的最好表现。

4、心理问题对情绪的影响很深,对行为影响显著,导致的冲突激烈,对认知的影响长久。

(3)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特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03 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

特点:

     1、具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出现思维上的判断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空白感、强烈自卑感以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阴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或便秘、腹泻等症状,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3、社会功能受损,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体验。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一致表现在内心体验与环境的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